第三期心理辅导师项目招生简章
发布人:郑斌发布时间:2020-06-15浏览次数:3890
第五期心理辅导师项目
招生简章
(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1. 院系介绍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是一个以社会学一级学科为主,兼有心理学、公共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现下设四系两所: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民族研究所。学院以“崇尚学术,求索真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办学宗旨,致力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在社会服务上成为国内一流的政策咨询中心。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是专门从事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培训中心以“整合复旦知识资源、智力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立足学院强大的教学科研优势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秉承学以致用的治学传统,以“规范、诚信、创新、发展”为准则,顺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界对社会管理知识的广泛需求,面向国内外开展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服务。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承办。
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作为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向内渴望探索内心,认识自我,向外期望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认知世界。
本项目一方面普及心理学知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培养和提升心理学专业服务者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协助推进《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3. 招生对象
1)对心理学感兴趣;
2)渴望获得个人成长;
3)想要提升人际关系;
4)教育机构工作者
5)职场人士
特别说明:本项目不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4.招生规模
第四期心理辅导师项目计划招生人数:50-60名,择优录取。
5. 入学程序
提交入学申请→ 院系审核通过→ 缴费→ 办理入学手续
→ 由学院向学员发放“入学须知”。
6. 授课时间、地点
授课时间:线上75学时,线下4天。2022年11月25日——2023年7月30日
授课地点: 复旦大学(校外场地) + 网络教学+ 现场教学
特别说明:本项目如遇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线下集训课程未能如期开展,项目培训严格执行上海市疫情防控中心及复旦大学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将延期集中授课。
7. 考核方式
8. 证书授予
考核合格者,获复旦大学非学历教育办公室颁发的《心理辅导师》结业证明。
9. 培训费用
培训费:9900 元/人
其中:(1)报名费:0元/人;(2)学费:9900元/人。
由学员将学费直接汇入复旦大学账户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翔殷支行
户名:复旦大学
账号:0332 6708 0170 0344 1
10. 其他说明
本“招生简章”须在学院(承办单位)官网上发布!
联系电话:021-55665335
报名邮箱:szpxzx@fudan.edu.cn
附件1:项目教学计划。
附件2:授课教师介绍。
附件:
心理辅导师项目课表
第一模块: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导论(4课时)
1、心理学发展简史及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对象、任务
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4、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模块:夯实基础-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基础(66课时)
《普通心理学》11
1、感觉和知觉
2、意识、注意和其他状态
3、记忆
4、思维与语言
5、动机
6、意志
7、能力
8、情绪和情感意志
9、智力和智力测验
10、学习
11、人格
《社会心理学》10
1、社会心理学概论
2、人的社会化
3、归因
4、态度形成与改变
5、人类的攻击行为
6、人类的利他行为
7、人际吸引
8、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
9、几种社会影响
10、群体心理和行为
《发展心理学》10
1、发展心理学概论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毕生发展
3、出生和产前发展
4、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5、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6、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7、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8、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9、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10、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人格心理学》10
1、人格心理学的知识领域
2、人格研究与测评
3、特质论范式(Allport的特质论、Cattle的16PF、大五人格)
4、生物学范式(Eysenek的生物学理论、Plomin的行为遗传学理论、Buss的进化心理学理论)
5、精神分析观(Freud的精神分析、Jung的分析心理学、Alder的个体心理学、Anna和Erikson的自我心理学、 Horney和Fronmm的社会文化理论)
6、人本主义范式(Maslow的自我实现论、Rogers的以人为中心理论、May的存在分析理论)
7、社会认知理论(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
8、自我、自尊与自我调节
9、文化与人格
10、人格与健康
《性别差异心理学》5
1、性别理论与性别认同
2、脑结构与智商
3、情绪与沟通
4、恋爱、婚姻与性
5、职场与健康
《健康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20
1、健康心理学概论
2、压力、疼痛与应对
3、常见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4、吸烟、酒精及药物使用
5、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
6、神经发育障碍
7、精神分裂症谱系
8、抑郁障碍
9、双相情感障碍
10、焦虑障碍
11、恐怖症及惊恐障碍
12、强迫障碍
13、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
14、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15、分离性障碍
16、进食障碍
17、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
18、睡眠障碍
19、人格障碍(上)
20、人格障碍(下)
第三模块: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结构的假设
《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结构的假设及疾病观》(5课时)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团体和家庭治疗
第四模块:线下成长工作坊
第一次集训(两天)
第二次集训(两天)
授课老师:孙时进、田芊、李淑臻、李晓茹、吴国宏、高隽、刘明波、陈斌斌、杨锦绵
* 特别说明:如遇授课教师有学术活动、出国访问、政府会议等不可抗力原因,则授课教师及授课时间等有可能根据情况做一些调整。
附件二:(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授课教师 | 简介 |
孙时进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u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u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健康与医学心理研究所所长 |
吴国宏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u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 u研究领域包括儿童认知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皮亚杰理论和实验研究、智力和创造力研究 |
陈斌斌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u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博士 u研究方向: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家庭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
李晓茹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u东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博士 u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 u杨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特聘专家 u接受过专业的心理临床和咨询的教育与培训,长期从事与心理临床相关的科研与实践 |
田芊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讲师 u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性别与择偶策略等 |
高隽 | u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u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基础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专业博士 u研究方向:自我意识情绪和情绪调节、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特殊职业人群的共情能力和情绪劳动 |
陈侃 | u复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u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u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 u接受来自瑞士和美国的心理分析家的专业训练,期间研究方向:游戏治疗、艺术治疗、梦的解析的临床试验等。 u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完成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心里治疗技术对慢性疲劳患者免疫系统的干预” |
李淑瑧 | u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督导师 u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u华东师范心理学硕士 u系统接受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及督导师系列培训(导师:约翰·贝曼(John Banmen)) u16年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经验 |
杨锦绵 | u复旦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u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和大脑认知。 |
丁敬耘 | u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心理学博士。在完形心理治疗(格式塔疗法)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心理学与管理学有机融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上有着独到见解。 u主讲过《成功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著作多部。 |
刘明波 | u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u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咨询师、注册督导师。 |
钱捷 | u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美国芝加哥心理学院(TCS)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硕士。 u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18-035)。 u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会成员,中美精神分析联盟会员。 |
高山川 | u现任教于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学系。 u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曾在《心理科学》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研究领域为职业心理学和决策心理学。 |